120-130(12/29)
不早了,蕴娘身子不好,得去歇息,往后没有我的允许,谁都不许过来,包括你。”张氏目光扫向众人,最终注视着季怀,笑道。季怀瞪大双眼,他气得想上前理论,却被季惟拽住。
“好了!”季惟满脸疲倦,“还要闹到什么时候,这几天家中就没清净过,有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官人,咱们回漪澜院罢。”于氏瞥了一眼季惟,轻声道。
季惟面色沉重地点头,随着于氏离开了。
张氏面色不善地瞪着季怀,扶着季蕴回了卧房。
第125章 第 125 章 御街行(五)
季蕴这一个月来都在清晖院养病, 如张氏那日所言,季宅众人没有再来打搅她。
可她心中牵挂曹殊,神色郁郁, 病情总是反复。
云儿的身子已经痊愈, 她实在是担心季蕴, 遂回来继续侍奉, 每日都得看着季蕴喝完药才能放心。
廊下的竹帘微微晃动, 传来一阵脚步声, 接着便是门的开阖声。
“娘子,该喝药了。”云儿端着瓷碗, 走进卧房。
季蕴正坐在罗汉榻上看书, 她身上披着外衫,神情带着几分抗拒之意。
“良药苦口,您得趁热喝。”云儿见季蕴板着脸,她轻笑一声, 劝道。
季蕴蹙眉,她放下手中的书,颇为无奈地从云儿手中接过瓷碗,低头就闻见苦涩的药味, 只好闭目, 强忍着不适喝了下去。
云儿瞧着瓷碗见底,这才松了一口气。
自那日秦观止登门后, 他放心不下季蕴,遂时常来看望她,而昨日过来时,微笑道:“如今秋光尚好,后日就是重阳节, 你整日待在房中无所事事,不如出门走走罢。”
“好。”季蕴点头。
她想,她是时候该出去疏散一下心肠了。
日月如流,转眼之间已至重阳节,秋色愈发宜人,崇州城的娘子郎君们会在当日出门踏秋,迎着稍带凉意的秋风,欣赏红遍乡野的枫叶。
得知季蕴决定出门,张氏一惊,原本是不同意的,但转念一想她这个月都在养病,虽说有点起色,但人瞧着还是病恹恹的,或许出门走走也好。
“待会出门的时候,记得多穿一点,今日虽不冷,但你身子弱,若是吹了风冻着可就不好了。”张氏神色关切地看着季蕴,叮嘱道。
“我知晓的,母亲。”季蕴弯起唇角,轻声道。
言罢,她同张氏话别之后,步履盈盈地回到卧房,坐在铜镜前。
云儿拿起梳篦,小心翼翼地替季蕴梳发。
发髻梳好,云儿替季蕴披上斗篷,随即戴上帷帽,如此一来便就收拾妥帖了。
主仆二人走出清晖院,朝着侧门走去,秦观止的车舆已在等候。
秋行站在车下,他远远地见到季蕴袅娜娉婷的身影,眼神登时一亮,笑道:“先生,季娘子来了。”
秦观止闻言掀起车帘,目光静静地注视着季蕴走过来,她戴着帷帽,面纱轻轻飘动。
“师父。”季蕴向他行礼,轻声道,“抱歉,令您久等了。”
秦观止抽回目光,嗓音低沉:“无碍,先上车罢。”
“是。”季蕴颔首,她在云儿的搀扶之下,登上车舆。
车夫瞧着众人坐稳后,他驾驶着车舆,缓缓地朝着城外的溪山驶去。
溪山位于崇州城外,山顶建有广教寺,庙宇连绵,因山间有一道溪水,故得名溪山,而今日是重阳节,最适合登高踏秋,想必游人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