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7/31)
差刚定下来,琼州就传来噩耗,当地灾民晚上偷盗粮仓,艾大人领兵抓捕时,那些丧心病狂的灾民见抢不到粮食,就将火把扔进了粮仓里,琼州的粮仓一夜之间化为了灰烬。消息一到,满朝哗然,尤其是吴太后,她只是想拖延开仓时间,将粮食的价格抬的更高一些,可从没想过要将琼州百姓都饿死。
果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吴太后的讨伐,称这次琼州之灾乃是太后去年农时征役之故,大骂她奢靡无道,叫她还政于皇上,并下罪己诏,去皇觉寺赎罪三年。
一夜之间,对太后的各种讨伐文章贴满了大街小巷——书生们显然吸取了去年营救郑次辅的教训,不再正面硬刚。
太后被吓到了,若徐首辅趁机将她困于皇觉寺,她就全完了。
关键时刻还是谢珩站出来,劝太后即刻赈灾,至于赈灾的银两,就用户部批出的修陵寝预算,此事本就因为修建陵寝而起,这样也更能表示太后的诚意。
太后本就慌了神,见谢珩替她撑腰,建议也极好,立刻照办,而且不知道是被吓着了还是有其他想法,不仅将修陵寝的钱拿出来,还又补了一百万两,凑了二百万两给琼州赈灾。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力度,果然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前院书房,穆婉刚给谢珩把完脉,惊讶道,“封了谁为钦差?”
谢珩道,“忠勇伯府李六郎,编撰李亦宸。”
穆婉已经好久没有关注他了,“他去年不是被贬了吗?什么时候又成了御前行走?”
去年穆柔想抢穆婉和谢珩的功劳,结果将事情搞砸,差点陷太后于不义,最后太后甩锅皇帝,让李亦宸背了黑锅,打了板子还被贬成了八品的五经博士,这才半年的时间,“他又复起了?”
谢珩道,“一是皇上强烈要求;二是三个月前吴知萱嫁入了忠勇伯府,她去求了太后,李亦宸上个月官复原职了。”
穆婉叹道,“抛开别的不谈,李亦宸人还算正直,也是真心对皇上好,所以皇上才那么惦记他。”
谢珩看了她一眼,“嗯”了一声,“他们正好需要一个无能又方便背黑锅的人,李六郎正合适。”
穆婉眨了眨眼,觉得他语气怪怪的,“也不能这么说吧,能考中探花说明他能力还是可以的,只是生不逢时,又摊上个拎不清的母亲和媳妇而已。”
谢珩嗤笑一声,“无能就是无能,还分时间?若因为好母亲和好媳妇而成功,那能干的人也是母亲和媳妇,与他何干?一个吃软饭的东西。”
穆婉定定的看着谢珩。
谢珩微顿,“怎么了?”
穆婉道,“李亦宸惹你了?”
谢珩不屑,“他有那个能力吗?”
穆婉道,“那我怎么觉得你很讨厌他?”
谢珩道,“只是单纯的看不上而已。”
穆婉道,“看不上也忍忍吧,这样想想,琼州之事他去比别人合适,至少能让您省心。”
谢珩嗤笑,“就他?”
“总之,”穆婉认真道,“忍辱负重又无所不能的侯爷,大戏马上开场,这把大的能不能成,可全靠侯爷了。”
谢珩端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道,“夫人尽管放心便是。”
从前院出来,穆婉忍不住笑,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谢珩这么可爱啊。
与此同时,忠勇伯府李家三房也满心欢喜,穆柔积极的给李亦宸收拾着行李,她记得非常清楚,上辈子这次赈灾李亦宸立了大功,之后几乎一岁三迁,青云直上。
她很快就能成为诰命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