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7/40)
没过多久,徐达就坐着马车进宫了,马车直达谨身殿台阶下,脸色还有些虚白的徐达从马车出来,一眼就看到停在下面的轿子。有宦官立马躬身请道:“这是太子殿下准备的,魏国公请。”
最后徐达谢过,还是自己走了上去。
他虽然大病一场,但走几步路还是没问题的,就是等爬上这十几个高台阶,徐达喘气声有点大。
站在谨身殿门口,徐达回身望向这一小段路,不由叹息一声。
老了,终归是老了。
这次侥幸活了下来,下次也许就没这好运了。
徐达知道自己一身沉疴难治,行军打仗的年岁里,致命伤他就受过两次,更不提其它大大小小的伤了。
剩下多少日子不过是老天恩赐。
是时候了
徐达转身,朝大殿缓步走去,背影被光线拉长,满头斑驳发丝也格外显眼。
沉浸在好心情中的朱元璋听到脚步声,他停下看折子,刚笑着说完免礼,落在徐达身上的目光倏地一顿。
一段时日没见,徐达竟然苍老得如一迟暮老翁,只是站着,双腿就隐隐发颤。
朱元璋只觉心头一震,酸意毫无防备地冲上鼻头,即便是心肠冷硬如他,此刻也不由软了一分。
想到那些一起走过的艰苦岁月,朱元璋情不自禁走下銮座,双手掌住徐达肩头,微微用力。
“三弟啊——”
徐达也红了眼眶,再次喊出那句,“大哥。”
这一声,道尽了两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情谊,还有从创业之初一路走来的心酸不易。
原本是叫徐达进宫一起分享开心事,没料到,两老兄弟坐在大殿地板上,你一嘴我一语,叙起了当年旧人旧事。
当然,多是朱元璋说,徐达听,偶尔附和上两句。
说到最后,徐达忽然扯了扯嘴角,眼神透过宫墙似乎看到很远的地方,“臣其实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一起放牛的日子,虽然苦,但也是真的开心。”
小孩子嘛,再多烦恼也不过是怎么玩,怎么闹,怎么从地主家偷点吃的打一打牙祭。
徐达话音落下,大殿内半天无声。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徐达想退休了,想回老家安心平淡地过剩下的日子。
说句老实话,也许就连朱标都不一定信。
朱元璋的小本本上要清算的人不少,但这上面从来没有徐达。
他就是觉得,马皇后不在了,如果就连最信任的老兄弟也不在身边陪着了,这日子该有多难熬啊。
但沉默了半天,朱元璋还是松手了,“好,朕准了,不过,你也别只顾着过自己的快活日子,每年过年还是记得到京城看看朕。”
徐达笑了:“臣哪敢忘了皇上啊。”
虽然得了退休的准话,但徐达也不急着回老家,马上就要过年了,朱棣一家都接到回京的旨意了,徐达也准备和儿子女儿孙子聚一聚,没准,以后就没有这样团圆的时候了。
就在朱棣几兄弟处理好手头事务,先后带着家眷启程回京的时候,刚一回京听闻老兄弟徐达告老成功,于是汤和也换了身干净朝服,跑到宫中跟朱元璋说要退休。
汤和今年也六十出头了,比徐达还老呢,他觉得自己干不动了。
但朱元璋一把扶起汤和,仿佛听不见汤和说自己老那些话,“兄弟啊,你走了,我身边还有可用的人吗?我看你啊,再为咱大明干个十年二十年的都不在话下。”
汤和:“不是,皇上,臣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