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6/40)
朱高炽刚想上前一步解救他爹,余光就注意到坐在那的朱高煦转过身去,肩膀一抖一抖的,看背影就知道,他很快乐。因为臭爹爹被揪胡子了。
惹人烦的弟弟被臭爹爹揍屁股了。
朱高煦开心,快乐,觉得今晚可以多吃两碗干饭。
不知为何看懂二宝‘快乐’的朱高炽:“”
半晌,在一片热闹声中,他无语地望一望天,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平淡温馨小日子该有的样子吧。
至于细节
嗐,不重要不重要
北平军报快马加鞭传回京师。
朱元璋看过,龙颜大悦。
“好一个老四,没让老子失望。”朱元璋心情好的时候,最不吝啬的就是称赞,“龙生龙,凤生凤,老子生的儿子就没个差的哈哈哈哈哈。”
一开心就忘记自己才骂过朱老四不孝,写信没问过老爹身体如何如何,开口就是哭穷要钱,他老朱家的根都被他哭穷了。
朱标:“”
他父皇的‘两幅面孔’也见多了,朱标习以为常,也真心为朱棣高兴,“这几年老四成长不少,难怪魏国公能放心把北平诸事交给老四,安心在京休养,父皇以后也能放心不少。”
虽然有徐达作保,但朱元璋对自家从小到大就混不吝的老四,说实话,还真不怎么放心。
也不是说他没能力,就是脾性还需要磨一磨,经验各方面也不足,之前也是考虑到有徐达在,朱老四有时间跟着学几年,积累经验。
没想到老兄弟的身体连几年都撑不下去了。
朱元璋让徐达回京休养,派了太医上府医治,想的还是徐达身体好转能再去北平镇上两年,如果还能替他带兵征伐漠北,那就更好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
老将终有退出舞台那天。
朱元璋这两年私下给了朱棣不少支持,也是想看看,这小子能不能做出点成绩,在北平立起来,为大明守卫一方要塞。
“叫魏国公进宫来聊聊。”朱元璋一开心就喜欢找徐达闲唠嗑(炫耀),好久没这么开心,“再备上两坛子好酒。”
如今朱元璋为了节省粮食,鼓励种田,恢复民生,还在民间禁止酿酒,虽然也没完全禁住,大家都在偷偷酿,但朱元璋想着上行下效,自己平时也少有喝酒。
但像今天这种开心日子,当然少不了喝酒庆祝了。
朱标闻言,赶紧劝道:“父皇,魏国公前几个月才大病一场,如今元气大伤,还需好好调养才是,您可别劝人喝酒。”
听朱标一提醒,朱元璋也反应过来,想到一场大病差点人没了的老兄弟,他表情微暗,叹道:“那算了,不上酒了,弄点酱肘子、烤鹅、还有那北平烤鸭,三弟喜欢吃,都给老子备上。”
“父皇,太医说了,魏国公的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少荤腥。”朱标叫住要下午吩咐的王太监,“都换成清淡小菜。”
朱元璋喜欢酱肘子,太医把平安脉也劝他少吃,不利养生。
但开心的时候不吃肉,快乐少一半。
“烧鹅,烤鸭就算了,酱肘子必须上。”朱元璋就好这一口,“徐达身体不好吃不得,老子身体又没毛病,不趁现在多吃两口,等进棺材了想吃还吃不到了。”
再说,徐达不能吃,他当着徐达面啃酱肘子,啧啧,那场面也挺好玩的。
闻言朱标嘴角一抽。
看着不听劝的朱元璋,朱标最终摇摇头不管了,王太监看太子同意,这才恭敬退下,吩咐人去御膳房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