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帝国还要倒给我钱(2/4)
到2.1万亿,并维持这个数字持续下去。顾航微微颔首,目光在文件上快速的翻阅,灵能则笼罩住了翎泽星庞大的星港体系,快速的查验并核对文件上的内容跟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肯定还是有不相符的地方的。
但顾航不是全力苛责的人。
如此庞大规模的物资运转与统计,出现一些错漏,实属正常。
稍微提点两嘴,敲打一番,是有必要的;真的因此而重罚,则没有必要。
没人能不出错的。
大体上没有问题即可。
随后,顾航又询问了第二期帝国税的情况,以及翎泽星为帝国税而做出的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情况。
郭晨宇一一解答,显然对此都是胸有成竹的。
第一期税币只要三千亿,但目前翎泽星上已经储备了四千多亿的物资。多出来的,那显然都是为了下一次交税做的准备。
而实际上,帝国中央方面来的船,也不会在运送完第一期的8000亿税币之后就停下来。帝国的船只将会以一个月一批、甚至未来会更短周期跑船。一两千亿的,在第三年、第四年期间,将第二期总计1.7万亿税币的物资,给运送到帝国中央去。
以此类推。
未来稳定到2.1万亿的时候,也是如此。
一次性要运输这么庞大的物资,就算是帝国中央,也很难马上调用到那么多的船。
只能这样一批一批的,每个月、甚至每一周发一批船出来。
那当然是有成本的,帝国仍旧需要承担从翎泽星到帝国中央这部分的运输成本。
但是,这个成本就完全可控了。
像是一般的宙域那样,还要跟地方政府,包括星域、宙域两级,扯皮你留多少,我拿走多少。这件事情虽然是有定额的,但是一不留神,那就是你的40%是1000亿,我的30%是1500亿。地方政府有充分的动力,可以用虚报、瞒报、合理计算损耗……一系列的手段,来跟帝国税务部拉拉扯扯。
全都是要协商、要妥协、要威胁、甚至必要时刻动用武力的东西。
全都是成本。
更不要说,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东西。扯皮星域间的税务运输成本谁负担;扯皮中间的护航工作谁来负担;扯皮物资在运输中的类似食物腐烂、使用期限、保管不当之类的责任归谁……
跟联盟,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
定额,定点。
税官来清点数额,清点完了,船队过来运走物资,简单明了。
不过也有问题,翎泽星的基础建设,应对这两年的税额,问题不大。
但是,未来到了第三期、第四期,联盟要缴纳的税额,将会极具攀升到万亿以上的规模。到那个程度,翎泽星的基础建设就会有些扛不住了。
在郭晨宇的计划中,翎泽星在建设新的星港,名为‘税港’。同时,在地表上,一个巨大的税务仓储太空城,也在建设中。太空仓储城、地面仓储城、税港,相互之间有直接快速运输货物的货运太空电梯,也有成本低廉一些、但是能够更大规模运输货物的固定飞船轨道。
一旦建成,翎泽星的货物吞吐量,将会是现在的三倍,完全可以肩负起未来联盟的税务货物吞吐工作。
甚至还有富裕,可以提供给帝国商会的商贸舰队,在此进行与联盟的大宗商品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税港体系’,总造价非常高昂。分成四个工期,总计八年完成,每完成一个工期就可以交付使用一部分。总造价,要达到7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