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9/29)
你入宫?”太后语气微扬,嘲讽道:“他想要你全须全尾出宫,需得拿清浅的皇后之位来换。”
“否则,本宫一卷懿旨,封你为美人收进后宫,他也休想彻底将江陵的势力收入麾下。”
“顺利开挖运河?他得掂量着无主指挥的商户管事,敢不敢背主动土。”
后宫,向来掌握在最尊贵的女子手中,现在是太后,将来是皇后。若杨书玉被抬入后宫,那她便成了被囚后宫的人质。
这对摄政王党的威胁不大,无非是割舍部分江陵势力,延期开挖运河,但杨书玉的存在却可以永远钳制杨伯安,以制约江陵杨府来重新调整两党的平衡点。
“况且萧勖对册立皇后一事,他能做的无非是拖着罢了,他又能拖得了几时?”
杨书玉双眸随着她的话暗了下去,她冷冷反问道:“太后娘娘是想折我羽翼,困死在后宫?”
“良禽择木而栖。”太后毫不在意道,“你倒不如再次权衡利弊,考虑换一方支持。作那后宅妇人,会比成为后宫贵妃好?”
她意味深长道:“女子总归要嫁人,那倒不如嫁给世上最尊贵的男子。”
太后党按捺多日,半强迫半诱惑,终于对杨书玉示好,愿许她贵妃之位,以求江陵杨府归附。
杨书玉只觉得滑稽可笑!
太后的示好傲慢而无礼,是她打心底里看不起江陵杨府,把贵妃之位当作恩赐。潜台词是太后招招手,江陵杨府就该巴巴地上前讨好,求着被京都的杨氏宗族认回。
最可笑的是,太后竟认为杨书玉甘心一辈子居于后宅,而那贵妃之位便是杨书玉的最高去处。
杨书玉面上不显,生怕自己控制不住而大声笑出来。她装作仔细在考虑太后提议的样子,试图缓解自己处境。
在离开长宁宫前,她也不想受到太多刁难挫磨。
“太后娘娘。”杨清浅适时开口,“书玉到底年幼,不妨让她好好考虑几日。”
见太后没有说话,她继续道:“现已下朝多时,勤政殿仍没有动作,想来这场较量不会结束得太快。”
“不妨让书玉静思细想,可好?”
太后睨她许久,叹声道:“清浅心善,今后掌管后宫,万不可这般心软。”
杨清浅低下头,不做声。
她知道太后大可不必为难杨书玉,只需要将人囚在长宁宫便可。太后默许嬷嬷挫磨杨书玉,其实多在为她出气。
月渚被罚是一事,杨书玉进京后便夺走她风头又是一事。
太后和太夫人是多么骄傲的女子,她们是京中最出色最尊贵的一门双姝,被她们教养出来的杨清浅,自然不允许被杨书玉越过去。
因此,杨清浅也不是在为杨书玉说话,她是在掩饰自己的不堪。
太后盯着杨清浅片刻,摆摆手吩咐道:“带去偏殿吧。”
嬷嬷应声,松开对杨书玉的钳制。在宫人的簇拥下,离开正殿前,杨书玉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正正对上杨清浅的目光。
那五分相似的眉眼,与前几次对视不同,杨清浅眼中竟透出些许的羡慕和茫然?
杨书玉被安置在偏殿后,门外有内侍严密看守,室内有宫女近身看护。虽然没有在吃喝用度上薄待她,但她连睡觉都要在四双眼睛的注视下入梦。
若不是如此程度的软禁,杨书玉险些错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她被软禁在长宁宫的第一日,京中无风波,焦点仍是四方馆。只不过偶尔会有人谈及扶仙楼送来的美味佳肴,戏谑地猜测杨书玉同京都杨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