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萧勖(2/3)
“也是,他们听令行事,哪会知道大人物的身份背景?”线索又断了,她却莞尔一笑,似是毫不在意。
“论罪需要实证,可作出判断却不需要。”谢建章拢袖而立,眉眼低垂道,“林自初望风而逃,他组建的商队还查出细作,九成冤枉不了他。”
“可惜了,但我总不能等他开始搬空杨家,我才出来揭穿他。”杨书玉的指腹沿着杯口来回摩擦,陷入沉思不再开口。
谢建章掏出一团布满折痕的桑皮纸,那双修长白皙的手徐徐将之展开,厅堂中发出沙沙的摩擦声,而后桑皮纸被他压平,擦着桌面送至杨书玉的面前。
他垂眸打量着杨书玉的神情道:“女娘将杨济药铺的招子印在桑皮纸上,当真是好法子,受益的病患都在念你的好。”
杨书玉初掌商行,虽大方地将粮食和药材交给朝廷来赈灾,却万没吃哑巴亏的道理。
城外施粥,天下人都知道朝廷赈灾,借的是杨裕粮庄的存粮,而济世救人的药方,杨书玉又怎能白白送给朝廷呢?
因而在药房伙计开始配装药材前,杨书玉特意找来版刻师傅,让其用木头章将杨济药铺的招子刻好,用来给分包药方的桑皮纸上印戳留痕。
无论是灾民领到朝廷分派的药包,还是朝廷亲自派人熬煮再分发给灾民,旁人只需一眼,便能瞧见桑皮纸上那大大的油墨“杨”字。谁不会记杨家的恩?
“都说为商者重利,我瞧女娘还真有了国而忘家的气度。”
杨书玉抬手嘛擦着案上那张桑皮纸,指腹缓缓描摹着杨字的笔顺道:“名声亦是利。”
“父亲行商至今,俨然已成三国巨贾,倒还真用不着我去赚取更多的银子。”
她收回手,正色道:“倒是此次朝廷要借杨家的势,却不肯摆出应有的态度来,我心眼小,实在是气不过,定要为爹爹争一争这救世济民的美名。”
朝廷的粮仓无粮,国库充盈却还要强硬征粮。若是杨书玉行错一步,那更是要直接治罪杨伯安。
拿着杨家的粮食和药草来救济灾民,用一卷圣旨招她入京论赏,便要她跪着山呼皇恩浩荡。当真是好没道理,世人该记得江陵杨府的恩德才是!
谢建章拢袖站好,明清的双眸灼灼,却澄澈无底。杨书玉瞧不出他的城府有多深,只一味地同他对视,不肯避让分毫。
若她去过北境,必然知晓一个贴切的词来形容堂中的景象:熬鹰。
今日若不是她驯服城府深不可测的谢建章,那便是谢建章收了她做自己的提线木偶。总归要有一方退让诚服,才能结束这场双方试探。
谢建章站着同她对视,杨书玉坐在主位上微扬下巴以下位的姿态仰视来人,却丝毫不减气势。
“都说人生突遇变故,会叫人转变心性。多日不见,书玉俨然蜕变成能独当一面的少东家了。”
“城外灾民毁了粮仓,杨老爷也在这场动乱中重伤。书玉,你不恨他们吗?为什么还要亲自收购药材,转而赠与他们祛除瘟疫?”谢建章温声细语,却带着顽劣的调笑意味。
“瘟疫在江陵肆虐,我能得几时好?况且爹爹重伤昏迷,根本经受不住半分瘟疫的威胁。”
她收回视线,嘴角扬着笑意,志得意满道:“压制瘟疫蔓延开来,于我也是有好处的,还能顺道收了美名,我何乐而不为?”
“至于我爹爹的伤,那便更没有什么地方要怨灾民的。”
“灾民□□烧,多用的棍棒砖石,就算夺了守仓护院的武器,那也该是朴刀。”
“可爹爹的伤是利剑所致,愚民盲从,饥饿又折磨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