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忏悔(3/3)
”谁知他们在混战中根本寻找不到任何线索,等出粮仓欲回禀时,却看见保护杨伯安的人都死于非命,而杨伯安则重伤倒地。本该在杨府的杨书玉,却出现在裕丰仓外,亲眼见到如此血腥而惨绝人寰的场面。
“仓门是被人打开的。”杨书玉琢磨着这句话,“帐便平了。”
她垂眸望着杨伯安的眉眼,呢喃道:“谢建章意有所指,他分明觉得是父亲下令打开的仓门,好让杨府的帐平了。”
可是杨伯安记得自己的嘱托,对此次捐赈灾粮比前世还要上心,就算不舍弃裕丰仓的粮食,也能做到帐平。
杨伯安没有理由,也没有立场这么做。
“林自初?”下意识将心中的猜测说出口,杨书玉竟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可是除了他,谁还会这么做呢?
就在此时,道路旁的灌木林中突然传出窸窸窣窣的折枝声和马蹄声。
杨书玉对此再熟悉不过,登时警惕起来。
寻声望去,几匹骏马突然钻出灌木丛林,横在杨书玉的板车前拦住了她的去路。
来人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竟是高时明。
四目相对,杨书玉面上不显,可攥紧的双手却暴露了她的紧张和恐惧。伴君如伴虎,她前世从未见过他,却被他如踩蚂蚁一般轻易抹杀。
“杨小姐不回城?”高时明微挑眉梢,试探道。
他十分在意杨书玉突然喊出的那句话,在没有暴露身份的前提下,杨书玉如何能说出“竟是你”?
杨书玉坐直身子,不卑不亢道:“高公子,家父垂危,还请你不要阻拦我们的去路。”
她也不愿揭露高时明摄政王的身份,把高时明当成无功名的书生于她有利,如此她便可不顾君臣之礼,大胆去拒绝某些事。
高时明提缰纵马让出道路,却没有离开的意思。他竟放慢马儿的脚程,跟着杨书玉的板车前进。
见杨书玉垂眸不搭理人,高时明意味深长道:“送佛送到西,既然是我将你带出城的,那接下来我再护你一程。”
“不知杨小姐,可是要去独峰寻葛神医?”
杨书玉抿唇不语,却听他莞尔道:“正巧,我也有事要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