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60(30/53)
只盼着莫要是那最坏的结果,不然除非求仙学道,否则无药可医啊。
老大夫的忧虑徐墨阳并不知晓,在第二日的清晨,他就跟安娘子,阿花祖孙,还有那哭灵的老大娘祖孙一起随着商队离开了。
第252章 灵娘子
走出来了。
阿花的祖母看着逐渐远去的村落有些不舍,但更多的却是轻松和解脱。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她的孙女若是留在这个地方,那以后的日子一眼便能望到尽头,倒不如咬咬牙出去闯荡一番,只要阿花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她闭了眼也不愁了 。
不过这名字得改,阿花阿花的叫着大名也不像话,还是得取个好听些的才行。
阿花的祖母在板车上开展头脑风暴,那边的老大娘已经跟商队中差不多阶层的女子搭上了话,甚至给自己编了个相当靠谱的人设——
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的老母亲,现在接到了儿子已经出息了,能给她养老的信,准备带着从小养在身边的孙女过去享福!
这话真真假假相互掺杂,要不是徐墨阳之前就吃过了哭灵大娘的瓜,也会被大娘的话给骗过去,毕竟全是真话容易识别,全是假话也容易识别,但真真假假相互混杂可就不好说了,尤其是还符合逻辑,那就更难分辨。
老大娘的确是个含辛茹苦的老母亲,可惜崽子没一个是有良心的,带着孙女是真的,但享福就是老大娘自己奋斗给孙女幸福生活,而不是依靠别人。
徐墨阳没揭穿老大娘的设定,不过老大娘也的确是个爽快的,第一天吃饭的时候便光明正大的靠近徐墨阳,借着说话的机会把自己这么做的目的告诉了他,同时恳求他保密。
跟徐墨阳想的差不多,老大娘编出这么个设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麻烦,毕竟一个孤老婆子带着孙女去外地讨生活,和老娘投奔儿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直接一把迷药撒下去,往哪里卖都没人管,后者有人在目的地等待,发现不对可能会报官,她们在容貌钱财方面也没什么优势,这样的人设算不上显眼,却足够避开大多数算计。
当然老大娘也算不上孤老婆子,只是那些儿女……
“老娘当年还不如生几只猪崽呢,养大了还能卖钱杀了吃。”
徐墨阳看着咬牙切齿的老大娘,觉得也就是现在没有叉烧,不然这个大娘肯定会把那句“生孩子不如生块叉烧”的名言给复刻出来。
“灵娘子,您打算往哪里走啊?”
哭灵大娘在徐墨阳调查的时候不姓灵,但在商队里就说自己姓灵,有人说没听过这个姓氏她也不急赤白脸,只说她的姓氏的确少见,因为他们家原来是逃荒过来的,在村里因为是外来户经常受欺负,儿子才外出讨生活。
前因后果都对上了,便是有心中疑惑的,听到逃荒两个字的时候也不好再问下去,徐墨阳在大娘说出姓氏由来的时候对她刮目相看,不管是临时编出来的借口还是在家准备好的,能搞出这么一个近乎完满的故事都不容易。
就冲着这份改名换姓的用心,徐墨阳都高看这灵娘子一眼。
不过灵娘子对他这个原雇主也直白,不等他问,就主动叭叭了用这个姓氏的真正原因:她靠哭灵为生,第一位主家又刚好姓灵,小孙女还机灵,就是小时候经常哭,她没少给孙女念天灵灵地灵灵……
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灵娘子觉得这个字可能与自己有缘,刚好又跟家里决裂了,娘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索性便以灵为姓。
这个解释听得徐墨阳又信又不信,说不信吧,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