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80(1/57)
第161章 种植辣椒年过完了,也到了重新开业的时候,在最初大军回家的惊喜过后,大家的消费热情也逐渐冷却下来,虽然每天徐家的店铺还是忙的不可开交,但总算是不至于拿命干活了。
平安扣因为是按件计酬,对人员的挑选上也没有太多要求,所以卖出去没几天就有人得了这手艺,也依葫芦画瓢的做了卖,对此徐墨阳也没什么好说的,唐朝可没有什么版权的说法,好看的花样子出来满大街都跟着做是常事,只是……
“他们一买不到羊毛线,二没有大规模烧制陶珠,客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正牌。”
布庄绣坊卖的丝线基本都是植物的,偶尔有动物也是蚕丝,羊毛线虽然制作起来简单,但徐墨阳特意给染了色去了味,专业人士固然能靠着手感分辨丝线品种,但纺线还需要一段时间摸索,这段时间已经足够徐墨阳挣的盆满钵满了。
“陶珠的想法才妙呢。”
徐墨阳从不吝啬夸奖人,为了让这些平安结更好看一点,徐墨阳很自然的想到了现代的各种塑料珠子,但这个时代的技术工艺显然无法做到,还是秦娘子提出可以用陶珠代替。
陶土用搓药丸的工具搓成大小合适的圆球,然后把管子放进去让中间出现空隙,然后直接进炉烧制,木管在烧制过程中化为灰烬,中间留下的孔洞就能穿线了。
因为陶珠的技术难度不高成本不大,徐墨阳一口气先烧了一个大窑,还特意给上了一层釉色,烧出来的时候便是好看的红,寻常人家就算知道这陶珠的来历,也出不起专门开窑的钱。
“不过现在他们的也能卖出去了。”
说到这,叶娘子的脸上便多了些忧虑,他们固然将平安结的正版模样经过反复轰炸深入人心,但总有人家因为这样那样的由并不选择徐家的产品。
“我们已经挣了大头,剩下的边角料就让他们吃吧。”
徐墨阳倒是不太在意,这次编平安结,上到颤巍巍的周婆婆,下到青娥院的小女郎都挣了不少铜钱,不说别的,若是有朝一日生病了,肯定能请得起一次大夫。
再说平安扣虽然在长安已经没什么市场了,但外地也有不少的订单啊,跟过年之前钱如潮水来肯定不能比,但时不时给周婆婆他们挣一笔小钱还是可以的,又不是全面失去了竞争力。
“也是。”
叶娘子略略一想便知道是自己太过急躁了,只怪年前直接捡钱的日子太美好,所有的生意都在日进斗金,年后陡然冷淡下来便觉得落差太大,有些受不了才迷了心窍。
说句实在话,这平安结原本的定位也只是赠品,本来就没想着靠它赚钱,现在都能作为单独的商品出售了,若是还嫌不足就太贪心了。
“角子卖的怎么样?”
年前的羊肉白菘饺子和羊肉莱菔饺子卖的都相当火爆,夸张到什么地步?半个延康坊加整个光德坊的十岁以上五十以下的女郎都在给他当包饺子的临时工,包好的饺子都是车载斗量,进了箩筐直接送到人家府上。
徐墨阳是念着薄利多销,但他没想过多销能多到这种程度啊!
“比年前那段时间少了许多,但也挣的不少。”
年前时光属于风口,大军归来带来的不仅仅是亲人,还有大头兵们手中的俸禄,别看徐家每日被挤得水泄不通,其他的店铺也差不到哪里去,人们需要一场野性消费冲散来自战场的阴影,买东西的时候基本是眼都不眨便直接付钱。
“马上春天了,应该研究些野菜馅。”
现代的饺子跟卷饼一样包罗万象,徐墨阳接受不了苹果奶酪馅的饺子,但菌子野菜和其他种类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