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原委(2/3)
多谢母亲。”季蕴闻言笑着谢道。季蕴执意要住在书院,张氏无可奈何,只因她为人母,本就亏欠季蕴许多,要是现下又因此事,母女之间生出许多嫌隙来,岂不得不偿失,还不如遂了季蕴的意。
“对了,母亲。”季蕴似是想起了什么,她问道,“母亲可知三年前曹家到底发生了何事?二姐姐为何与曹三郎退了亲?”
“你为何突然提及此事?”张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转头神情纳闷地问。
“女儿今日在书院旁的巷子中瞧见了曹三郎,他开了一家书铺,就是突然见到了他有些震惊。”季蕴没打算瞒着,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张氏。
张氏思索一番,出言提醒道:“蕴娘,母亲劝你,日后可不要跟他走得太近。”
“为何?”她不解。
“想当年曹家三郎与梧娘订亲时,于沁那个贱人是何等的耀武扬威,尾巴恨不得翘上天去,可等到真出了事,还不是怕惹火上身。”张氏继续道,“母亲听人说,曹家之所以到今日这般田地,是因家主曹松当年触怒官家,官家一气之下便罢免了曹松崇州知州的官职。”
“曹家做了何事,会令官家如此震怒?”季蕴垂头,若有所思地问。
“这些事其中究竟如何母亲也不知,可怜的是曹三郎当时已在春闱中中选,却因此事无辜受牵连,名次则被主考官硬生生地划去了。”张氏颇为惋惜地道。
季蕴惊得抬起头来,她恍然地思忖道:“所以伯父才与曹家退了亲,但是祖母坚决不同意,便挑选了曹氏旁支子弟为婿。”
“母亲听说曹家日渐落魄后,曹三郎一家就搬离了曹宅,想不到如今他竟沦落到开书铺度日了。”张氏感慨道。
季蕴心中禁不住唏嘘,曹溪川曾经是那么一个光风霁月的郎君,又是曹氏本家嫡系的继承人,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沦落至此,可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用过晚膳后,天又淅淅沥沥地落起了雨,雨水打在了芭蕉叶上,随风轻轻地摇曳。
季蕴躺在床上,神思恍惚地望着帐顶,她想睡去,但屋外雨声响个没完,着实令人心烦。
虽有心事,她不觉朦胧睡去,一宿无话。
次日,张氏着人安排季蕴搬入书院的事宜,一晃半日过去,她独独把云儿叫到了跟前。
“云儿,你今年可是有二十二了?”张氏坐在罗汉榻上,笑着问道。
“是。”云儿垂头回答。
“三年前,蕴娘考入崇正书院,我选了你作为她的贴身女使,不单单是因为你是我从娘家带过来的,还是因为你忠心。”张氏笑道,“这三年有你在蕴娘身边,我很放心。”
“二大娘子的栽培,奴婢心中很是感激,不敢居功。”云儿有些惶恐地说道。
“你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唤作寻常人家的女儿早就嫁人了,若不是三年前,我也许就早就帮你张罗婚事了。”张氏道。
“奴婢不想嫁人,只想永远陪在娘子身边。”云儿眼中含着泪水,哽咽道。
“说什么糊涂话,哪有女人不嫁人的?”张氏摇摇头,失笑道,“你的婚事日后由我来张罗,你只管放心好了。”
“多谢二大娘子。”云儿心中忐忑地谢道。
“蕴娘午后就要搬去镇上的奚亭书院了,你一向在她身边伺候惯了的,就陪同她一起去,往后蕴娘要是有什么你第一时间告知我身边的孙媪。”张氏拉过云儿的手,拍了拍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二大娘子是要奴婢监视娘子?”云儿神情小心地问。
“不是监视,只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