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打两炮(2/5)
于剩下的副产物,为了避免造成浪费,卖掉回笼资金总不犯错误吧?而就在陈成兴和罗平忙着发展根据地的时候,秦胜也在陈成兴的指示下,带着几个东北籍的战士前往了东三省。
在新二团的帮助下,根据地内的农村家庭副业发展的极为顺利。
根据地首先提倡的就是发展编织业和纺织业。
各村生产的土布,数量既多质量又好,不仅满足了根据地内新二团和老百姓的需要,还有多余的销往山西其他地方,甚至是绥远、察哈尔也有销售。
在工业方面的发展,成绩也是很显著的,像熬盐、制碱、硫黄等化学工业,榨油、造纸、面粉、文具等轻工业,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7月底,就在陈成兴带着各部队游走于中云山脉发财的时候,一份报告,让他急匆匆的返回了二郎山。
“试过没有?能打多远?”陈成兴看着地上架起来的迫击炮兴奋道。
经过3个月的研究,闻英终于拿出了一门60毫米迫击炮。
而系统显示的完成率是83%,也就是说这门迫击炮与63式迫击炮只有83%的相似度。
“试过了,最远能打1400米。”闻英介绍道:
“不过因为工艺的原因,这门炮的重量比我预想的还要重,足有17公斤。
如果能有更好的机床设备,我估计还能减重三四公斤,主要是底板和支架不好进行精密加工,有不少冗余重量,为了确保安全,炮管也要略微厚一点;而且因为没有瞄准镜,再加上炮管性能不够,所以命中率会低一些。”
闻英看着这门迫击炮一阵可惜,如果这是在太原兵工厂,她能让这门炮的属性发挥到极致。
“17公斤就17公斤吧,无所谓了。”陈成兴摆了摆手。
三四公斤的冗余重量并不影响大局,也就是两三发炮弹的重量罢了。
至于命中率,陈成兴更无所谓,迫击炮属于曲射压制类火炮,本身就基本放弃了精准点射能力。
普通的炮兵能利用它实施范围打击就行。
“抬上,出去打一下试试!”陈成兴朝旁边专门带过来的迫击炮排的战士说道。
“是!”
兵工厂外的一处空地上,陈成兴看着迫击炮排的战士们摆弄这门小炮。
虽说没有瞄准镜,但是标杆闻英还是配了2根的,这可以辅助炮手确认距离。
“和尚,你去那个山头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别产生误伤。”陈成兴指着一千米外的一处山头说道。
真正的战斗中,作为前线步兵支援武器,小型火炮极少会在最远距离上使用,不管是92式步兵炮还是82毫米迫击炮,更多的是在一半距离上使用,毕竟距离越远误差越大。
而且这个60毫米迫击炮,最主要的就是压制鬼子的重机枪和掷弹筒,一千米的距离就绰绰有余。
十分钟后,魏大勇跑了回来:“团长,山头上没人,就连鸟都没有一只。”
“好,对准山头上那棵树,开炮。”陈成兴命令道。
炮手早就用跳眼法确认了距离并调整好了炮口,听到陈成兴的命令后,把手往旁边一伸:“炮弹!”
“嗵~”
“轰!”
这一发是试射,距离差的有点远,炮手略微调整后,再次朝旁边一伸手:“炮弹。”
“嗵~”
“轰!”
这一发炮弹落点距离树已经不足5米了,如果这是实战,大树完全在炮弹的杀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