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6/31)
,完全没必要为一个老师让孩子们心里不舒服。”晚上长公主躺在床上,忍不住与古嬷嬷道,“是我想左了啊,当初昭哥儿刚接回来的时候,我只想着,他只要学会阿婉的一半豁达通透,日后快乐的活着就好,如今却得陇望蜀,想给他最好的,想让他变成大郢最好的帝王。”
“可什么是最好的呢?就像阿婉说的,他又不需要科考,以后多选拔些能臣干将,他只要知人善用,让百姓们都安稳下来就足够了。”
古嬷嬷笑道,“长公主说的是,况且奴婢看以昭哥儿聪慧,只要是个大儒就能教好他。”
长公主笑道,“可不是,他也不过才四岁而已,便不是大儒也能教的了他。阿婉说的对,若好事变成坏事,那不要也罢。”
三天时间眨眼而过,长公主按照给昭哥儿拜师的规格给晚姐儿准备了拜师礼。
陶寻道见她们竟然直接带来五个孩子过来,觉得自己的计策奏效,今天就能将他们打发走了,于是没有直接收下拜师礼,而是将五个孩子都叫到了他的书房。
他坐在太师椅上,“我说过,要收一个孩子做我的学生,你们都来是什么意思?”
谢时道,“只是陪着二妹妹过来而已,先生又没说不能让人陪着来?”
谢意则看着他,“陶先生三日前就说了要收二妹妹为学生,如今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您是想反悔吗?”自从知道陶先生想挑拨她们的关系,谢意就不太爽。
陶寻道一愣,谢昭突然道,“载入史书!”
谢晋也跟着喊,“载入史书!”
陶寻道:……
他绝对不会收这两个总威胁他的家伙。
他看向谢晚,就见那天还低着头站在最后发呆的姑娘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先生,拜师之前我有些问题想问您。”
陶寻道,“你说。”
“您知道刚烤熟的栗子为什么轻轻一碰就会爆炸吗?”
陶寻道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谢晚继续,“还有细口瓶中放了点燃的草纸,将煮熟的鸡蛋封住瓶口,鸡蛋为什么会被吸进去?”
谢意也想起来,兴致勃勃问道,“茶杯满水后盖上一张纸,倒转后茶杯里的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
谢时补充,“筷子插入萝卜悬空,敲击筷子,萝卜为什么会往上爬?”
谢晋以为是神奇的解答环节,也想出一个,“先生知道书本为什么分不开吗?”
“我,还有我!”谢昭见哥哥姐姐们都问问题,着急得跺脚,“先生知道水车为什么能自己转吗?”
陶寻道:……
到底谁收谁做学生呢?
结果就听谢晚道,“如果先生知道这些,我就拜您为师,若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我不太感兴趣。”
陶寻道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被嫌弃的一天,他道,“你们刚刚说的是什么,老夫看看。”
于是,陶寻道跟五个孩子做起了试验……
正堂,穆婉和长公主悠闲的喝着茶,虽然不着急,但也好奇,穆婉伸着脖子往外看,“这书童来来回回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呢?”
长公主也觉得奇怪,“怎么还有筷子和萝卜?鸡蛋?总不会让晚姐儿现场给他炒个菜吧。”
穆婉莫名被戳中笑点,“母亲越来越幽默了。”笑完后猜测道,“这么久不出来,是不是说明陶先生对孩子们还有些兴趣?”
长公主已经想开,不再强求最好的,“没兴趣也无所谓,回头我去给王大人去封信,叫他来教孩子们。”她给穆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