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33/33)
快隐约明白了一些,叹了口气,继续道,“总之,冯县令不允,刘百善就只能天天背着他老娘来领粮食,结果就被人盯上了。那些人知道他孝顺,便专门折腾他老娘让他乱了阵脚,后来不仅那天的粮食被抢走,他母亲也受了伤,我猜大概刘百善就是那个时候对冯县令生了怨怼。”云苓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他老娘受伤,他没办法又求到冯县令这里,县令着人给他娘看了伤,粮仓里也恰巧没粮了,刘百善听到那些江湖人一起谋划着抢粮仓,便自告奋勇要愿意打头阵,只是这次却没办法背着他娘,只好托冯县令照顾。”
“然而冯县令每天都只想着造反,哪里会关注一个老太太的死活,等镇北侯来镇压了那些江湖人,知府大人开仓放粮,刘百善回来的时候,他家里已经被洗劫一空,老娘差点被饿死,后来虽然救回来了,但本就受过伤,又饿了那么久,老太太身子特别差,大夫说,可能也就一两年的活头了,所以刘百善恨极了冯耀宗。”
小六也意识到了这些人的共同之处,他又翻开富商、书生等人的卷宗,“这些之前都受过冯耀宗的恩惠?”
捕快道,“那张老爷之前压上所有身家去跑商,结果回来时被劫了货物,差点要倾家荡产,冯耀宗带着我们去剿匪,追回了货物,张老爷那一趟不仅没损失还赚了不少,因此对冯县令十分恭敬。”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但后来民变,冯县令缺钱缺粮,便带人强征了张家的家财和粮食,那之后张老爷便退他恨之入骨。”
“至于那姓陈的书生……咱们安县穷困,读书人也少,冯耀宗就拨了银子给县学,说要奖励年考前三的学生,鼓励他们考县试。”
“这姓陈的书生农家出身,举家供他读书非常不易,他认为这笔银子应该资助他们这样家境贫寒之人,毕竟有钱的郎君们本来书就多,拜师也简单,考试成绩自然更好,冯县令这样安排不公平,因此一直对冯耀宗有怨,民变之后,他便带头讨伐冯耀宗……”
其余几个都是类似的情况。
小六总结,“所以,这些受害人的共同点就是受过冯耀宗恩惠,最后又反水,或者是辱骂冯耀宗的人。”
穆婉点头,“凶手大概率是今天去鬼宅上香的那个人。”
捕快听明白了,立刻道,“难道也是清华散人替儿子报仇?”
云苓道,“可若是如此,为什么江湖人和普通百姓还要分开杀?两者的作案手法明显不同。”
“不。”
“是同一个人。”
两人异口同声,穆婉和谢珩看向彼此,谢珩道,“你先说。”
穆婉道,“虽然一个是饿死,一个是机关杀死,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其实凶手都没有亲自动手。”
谢珩目露赞赏,“确实如此,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便扔在某个地方饿死,而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引入某个机关阵中,被机关绞杀。”
穆婉眯起眼睛罗列信息:“所以可以确定,凶手是对冯耀宗感情很深的人,会挑冒犯或者对不起冯耀宗的人下手。”
“先不说那些江湖人,就说普通百姓,能被活活饿死,应当是被关在某个让人无法离开的地方。”
谢珩补充,“而这个地方,是他们心甘情愿自己去的……”
到底是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