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低温寒流(2/5)
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去组建更多支的商队。
毕竟,相比于那些朝不保夕,等待商队过去救命的难民们,滞留在金狮避难所的居民,最起码还能保证基本的人身安全。
“然后,金狮避难所的煤炭储备,至少还有一百八十万吨以上。”
“这么多的数量,全部运到江河市太过麻烦。”
“不如将农家小院地下7层,那套已经停机吃灰的专业火力发电机组,拆掉运输过去。”
“在那边就地建立一座火力发电站。”
“生产出来的电力。”
“既可以用于维持避难所本身的运转,也可以用于填补图门市的矿场和通讯信号塔的需求。”
“同时,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金狮避难所也能转为原材料和初级工业品的加工厂。”
“降低一部分运输成本。”
在出现随机低温寒流,无法再以低成本进行地面运输之后。
位于图门市的金狮避难所。
在苏武的势力版图中,就立刻变得重要起来。
苏武打算把它打造成一座前哨基地。
在具备一些初级加工能力的同时。
还能负责承担苏武在图门市的所有活动的后勤补给。
包括接应从远方归来的商队,临时容纳商队带回来的人口和物资。
并让商队能够就地进行补给,直接开启下一趟的远行。
这样一来。
每一次都能节省商队六到七个小时的时间。
变相提升他们的效率。
“另外,既然已经打算把金狮避难所当做一座半永久的前哨基地经营。”
“地面通行的风险,也增加了许多。”
“或许,可以考虑在江河市和金狮避难所之间,打通两条地下隧道了。”
建造地下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建造跨市的超长隧道。
哪怕拥有快速水泥这种几分钟就能成型的建造神器。
想要建成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这中间,还必须得保证没有遇到太大的地震才行。
不然工期还会大幅度的延长。
但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条相对安全的运输线路。
理顺了图门市的规划。
苏武再将视线转移到江河市这边。
如今的环境下。
正在城市废墟上回收建筑垃圾的那支庞大队伍。
显然也不太适合继续维持下去。
普通的来自末世前的工程车辆和各种货车,已经不能继续在地表行驶。
身穿外骨骼装甲的工人和蜘蛛机器人。
看似好一点。
但他们身上的护甲,依旧都是以不耐极端严寒的普通金属构成。
遇到低温寒流,同样脆弱无比。
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
最好的办法。
是让他们也从地表撤离,前往环境温度更加稳定的地底工作。
最后剩下的工程车辆。
也有惧怕极端严寒的问题。
不过考虑到它们都是由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人操控,即使损坏也不至于出现伤亡情况。
分出一部分继续待在地表工作,也不是不行。
“这样算的话。”
“可以保留四千辆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