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雪地列车(4/5)
的提示。又看了看车队上的侦察无人机,传输过来的图门市那边更加崎岖的公路照片。
沉默了一会儿后,放弃了走捷径的想法。
车队不是通过一次便再也不回来。
而如果要多次通行的话。
还不如选择早点把公路修复好。
毕竟再烂的公路,它也有厚实的基底。
修复好后提升的通行效率,远比荒地要高。
“慢慢来吧。”
“哪怕花上三五天的时间,只要能修好就行。”
意识到无法在短时间内,穿过这条已经很久没有人经过的跨市公路。
苏武也沉下心来。
干脆将车队剩下的工作,都交给人工智能指挥。
同时还组建起一个由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负责时刻远程关注车队,应对突发意外。
人口多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哪怕是修路这种事,也能轻易找到一大批的专业对口人员。
从车队那里脱身以后。
苏武久违的再次打开了系统的科技树面板。
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普通的钢铁,会在低温下脆化。”
“以后所有需要在地表活动的载具,以及出现在地表的设备。”
“主材料都得更换成耐低温的金属合金。”
“还有。”
“考虑到还需要继续吸纳东南那边,至少百万以上的人口。”
“后续避难所发展的资源,也要从外地获得。”
“必须重新设计一款体型更大,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穿行的运输车了。”
面对这种迫在眉睫的需求。
苏武冥思苦想了一阵。
最终选择参考基地车的模式进行设计。
新的运输车。
被他命名为雪地运输车。
整体采用履带式的底盘。
没有驾驶室。
日常通过自动驾驶或者远程遥控来移动。
外形与基地车的车厢大致相仿,但又更长和更高一点。
总体尺寸保持在宽2.5米,长12.5米,高7米的区间。
它的内部,同样也划分为上下两层。
最多可以容纳90名乘客,或者运载上百吨的货物。
由于使用了低温钢为车体的主材料。
以及用内置于车体内部的固态电池提供电力进行驱动。
雪地运输车可以在最低零下100度的环境中正常行驶。
同时。
同样型号的雪地运输车,彼此也可以相互连接。
组合成一列无需轨道的陆地列车,跨越大多数的复杂地形。
“这款运输车。”
“应该足以承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位于地表的所有运输需求。”
看着完成的设计图纸。
苏武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雪地运输车。
源源不断的把各地的物资,运往农家小院。
又或者以基地车为车头,组成的一列连绵数公里,甚至十数公里的火车。
穿越险峻的大山和峡谷,抵达千里之外的场景。
就是它的造价并不便宜,短时间内能制造出多少还很难说。
而有了新的载具。
相关的维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