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132章 我能给她上个香吗?(五千大章求月票)(4/5)
看得更准些。阿薇便道:“您都说说吧。”
定西侯整理了思路。
“金太师最大的问题是结党。”
“先太子敬他为师,且金太师本人桃李天下,多年间往来密切的学生确实很多,那些学生也不乏朝中有份量的臣子。”
“他们同时也与先太子关系不错,而太师又和很多人有银钱上的交情。”
阿薇一愣:“银钱上的?”
“其实起先被查的是肃宁伯他们,几家都在宝源有周转,宝源就配合着拿出了账册,”定西侯叹了一口气,“没想到那几家,问题有一些却不大,反倒是意外发现了金太师大大小小的往来票据,每一张上面,太师的落款都能对得上。”
阿薇听得惊讶不已,难以置信地问:“这能算是证据?这摆明了是诬陷!祖父不是傻子!他要真的结党,真的拿银钱活动,何必用自己的名头?
连那王庆虎都知道拿不相干的远亲挂个名,我祖父能不知道?
他老人家的字天下闻名,字帖众多,会写他的字的人又不是找不出第二个来!
怎么、怎么能用这种东西就……”
掌心突然一热。
阿薇低头看,是陆念握住了她的手。
略显着急气愤的情绪不由地舒缓下来,阿薇回握着陆念,挤出个笑容来:“我明白的,雷霆雨露,皆是皇恩。”
是证据,还是诬陷,全看拿着它的人如何挥舞大旗,全看那龙椅上的人的心、偏向了哪一方。
结果就是答案。
先太子被废,两位皇子身死,一位流放,多少臣子满门抄斩。
永庆帝信了先太子行巫蛊祸事,那所有向着先太子、帮着先太子的都有罪。
既然有罪,那就都是证据。
阿薇说这话时,神色很平静,但话语里的悲痛透露出她对这八个字的刻骨体会。
定西侯也是多年为官为臣,食君之禄,他自己能明白那些道理,但听到它们从阿薇这样的晚辈口中说出来,还是痛心不已。
没有经历过圣旨下的家破人亡,又怎么会有如此体会?
臣不敢言君错。
哪怕到了今天,定西侯知道巫蛊案是错案,他也不能直直地站在金銮殿里,说什么“错了就改”。
翻案,有翻案的步骤和章法,不能靠蛮劲。
“我亲眼看过那个字,”定西侯稳了稳情绪,和阿薇道,“和金太师的字太像太像了,不止是皮,还有骨。”
阿薇愣怔了下。
仿字,糊弄简单,要乱真,很难。
祖父的那一手字,阿薇在蜀地庄子上那两年临过贴,算是得了个形,瞒不过真正的行家,但那些只懂皮毛的人看了,看不出来问题。
靠着这个形,她仿写了冯正彬的遗书,也仿了姑母的字、一张小纸条吓冯正彬。
那封遗书是她讨巧。
手边就是冯正彬抄写的经文,且他多年写台阁体、不写金体,早已生疏,阿薇抓了几个特征,后半截遗书又越来越缭乱,钻了空子。
姑母自小学的就是祖父的字,又得过祖父指点,饶是如此,她的字也不能算是有了骨。
阿薇仿了,骗骗当时心神不宁的冯正彬,也够用了。
但今日,定西侯告诉她,那些伪造的证据上的字迹有皮有骨,这不是轻易能达到的。
“那个人一定很擅长书道。”
“他应当蓄意练习了很多年,或者不该说蓄意,那时候读书人练金体的如过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