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32/36)
加上出于早产的缘故,小公主比旁的孩子要神经敏感,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热了不行,冷了不行,太吵了不行,连光线太亮了也不行,稍微一点不适都要哇哇大哭,往往闹得皇帝整宿都睡不了觉,和摇篮里的孩子大眼瞪小眼到天明。就这样小心温养呵护了三个月,小公主终于度过了危险期,是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了。公主出生满百日的那一天,皇宫里举行了一场极为盛大的百日宴。
在大楚,在孩子百日这天,做好茯苓饼分发给亲友邻居是民间盛行的风俗,“茯苓”即“福临”,人们相信这样做了孩子就能平安顺利地长大。于是在这一天,玉京城内的每一户百姓都吃到了大内御厨做的茯苓饼,雪白的饼面上印有一个鲜红的“囍”字。
宫里,百官称贺,嫔妃道喜,一向不喜听戏的皇帝竟破天荒地请了戏班子进宫唱戏。
高台上,戏子们甩着水袖粉墨登场,唱着他们特意为庆公主降生而排的新戏,讲的是观音娘娘座前的金童玉女下凡投生到帝王家,成为金枝玉叶的故事。
戏台上咿咿呀呀,皇帝坐在台下,静静地看着,时不时应付一下过来敬酒的臣子。
人们发现,这场百日宴的主角之一,公主的生母并没有出席。
小公主也没有带出来见人,她受不得惊吓,只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诰命夫人有幸见到小公主的真容。她们都是朝野公认的福寿双全的夫人,皇帝钦点了她们给小公主洗百日浴、落胎发,听说这样能让小公主沾上她们的福气,成长过程中少些波澜,长命百岁。
到了晚上,皇城放起了烟花,蓝的、粉的、紫的,色彩缤纷,既有那黄蜂出窠、天女散花、百兽吐火样式的,也有那白牡丹、千丈菊、五星连珠的,应有尽有,千姿百态。
一朵朵烟花绽放在夜空,宫里处处张灯,辉煌如同白昼,人人仰头去瞧那短暂又极致的绚烂,直至后半夜,才渐渐散去。
当繁华褪尽,总是更让人觉得寂寞冷清。
承恩宫里,不管外头戏唱得有多么热闹,烟花放得多么响,这里总是安静的,就像竖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在外面。
姬珩怀里抱着熟睡的女儿,看着靠坐在床头的女人。
“你不想看看孩子么?她如今长开了,眉眼很像你。”
她看也没看他怀中的孩子一眼,只是苦苦哀求:“放了靖国公府罢,一切都因我而起,这是我的业障。陛下,求您不要再为我杀人了,不要再造杀孽了,难道手上沾染的血腥还不够多么?”
姬珩长久地没有出声,只是那样凝视着她,半晌,他苦笑一声:“你如今对着我,只有这些话可说么?”
“陛下……”
“朝阳。”
他打断她,伸指摸了摸孩子的下巴,满眼都是慈爱。
“她叫朝阳,这是朕想出来的名字。”
婉瑛一怔,垂眼陷入沉默。
姬珩回忆道:“你生她的那天,比预产期提前发动了半个多月,太医说是早产,有几分凶险。朕向来知道这些混账东西喜欢夸大其词,将情形往严重了去说,这样若是平安顺产,他们便有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也可脱罪。朕明明知道,可听着你在里面传出来的惨叫,朕还是怕了,朕在心底求遍诸天神佛,求他们保佑我的小九平安,哪怕是分走朕的寿命,哪怕是让朕即刻就死了,朕也愿意。”
说到这里,他微笑起来。
“接着,神迹便出现了。朕听见‘哇’的一声啼哭,真响亮啊,一下就把朕的魂儿给唤回来了。那时正是黎明破晓,曙光乍现,照得整间屋子金灿灿的。他们将孩子交到朕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