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推断,这是一个针对海商的阴谋(2/3)
的故事。什么擦皮呀,什么见绿呀。
反正,大概就是蒙。
窦乐看了好一会,转过头:“替我问问宫里的米司珍,这块石头,一百贯卖给她,她可否愿意买下来。”
买,当然买。
就算是给太国舅一个面子,这一百贯也要花。
没钱,几位尚宫也要给凑够。
米司珍。
可以说,在前隋皇宫的时候,论对宝石类的鉴定,她可以排入前三。
从接到诏令。
然后一路来到洱海,又一直跟着到这极偏僻的地方。
来自皇宫的米司珍就清楚,一定是在找长安城从未出现过的奇异宝石,否则没必要从宫内司珍房调人。
那么,还有什么长安没有见过的宝石呢。
骠国的都城被攻陷。
仅是抬回来的各色宝石就有一百箱之巨。
这还是挑过的。
那些成色差的,基本上都成为了士兵们的战利品。
面对那些宝石,有些极精美的,太国舅连看都没看一眼。
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呢。
花了一百贯买下的石头,米司珍安排几位巧匠开石。
玉!
硬玉!
产自河南的独山玉就是硬玉。
宫中有收藏。
这一块。
淡绿色,有着晶莹剔透之感。
上上等。
米司珍不由的感慨:“玉,天地造化之灵。美在其雅、美在其韵、美在其灵、美在其艳。此等美玉,当属难得。”
感慨之后,米司珍将这块翡翠捧到了窦乐面前:“太国舅,婢实敢不收。之前太国舅一百贯让婢买下,这等重赏……”
没等米司珍说完,窦乐轻轻一摆手:“我虽然不太懂宝石,但这一块很普通,最多算是冰种。我想找到一块纯正的绿色,质地细腻、纯净、透明度极高的。非常硬,硬到用唐刀划不伤。”
“这里交给你了。十三,吩咐扎营。”
“是。”
米司珍捧着那块有点发呆。
这还不够好。
那么,什么才是极品。
米司珍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里是硬玉,只看到一块,用之前的独山玉来比,那自然是上上等的极品。
换一个角度思考,这里的玉相互间对比呢。
真正专业的。
在得到窦乐的授权之后,米司珍开始吩咐士兵,挑选河道里石头开始往营地搬。
其中有一些开石之后,就当作样品摆放,进行对比。
窦乐一只手拿着茶壶,在许多石头间来回转。
程咬金陪着。
“程将军,你说这石头运到长安,会不会有人专门写一本《石经》”
程咬金:“老程也有一套石经,如果说绿的好,那么依老程所看,这块会有绿,这块就没有了。”
“十金。”
从后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