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6/28)
身上。这一点,要时刻注意,也要及时改过来。“区别还是有的,但是殿下您愿意做,就去做。”说完,珍妮觉得自己的话有点怪怪的,“那接下来呢,您有什么想法?”算了不想了,就顺着问下去。
“能有什么想法,不管是卡尔顿府还是布莱克西斯,对于我来说都一样。那两人就算是亲自来了,我也不会交出去1个便士。总不能再让我去趟大法官法院,到时候真去了,谁告谁还不一定。”这么多年下来,这两人尽过抚养义务吗?哪有脸上门来。
乔治早就想明白了,他也过了到处要父母的年纪。他现在在皮卡迪利过得很好, 希望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不然, 匿名信只是开始。
既然小王子都这么说了,那就不用管,见机行事。珍妮也没空总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她还不如想点别的赚钱的事。
目前除了每年可以收一笔通行证的办理费用外,面条马车的事已经固定下来。这两个加起来的年收入在10000英镑出头, 毕竟成本就摆在这儿。
而在莱斯特广场的救助基金会到底是小王子亲自出面设立的,每年也能收到一些资助。反正大家都是要做慈善装装样子,分过来一些就当是完成了任务。珍妮没有拒绝,只是让每一笔资助款的去向都有据可查。
后面加进来的椰子生意是个意外,当初贝丝情况不太好,她又坚持要和布鲁斯结婚,她心情很差,就坐着马车到处看看。来到码头后,看到了几个从船上下来的人正在兜售保存得不太好的椰子,就顺手买了下来。
这东西以前很常见,但在这时候的伦敦珍妮一次也没有见过。虽然外壳已经有点不好看了,但打开后里面的椰汁还能喝。现在想来,也说不清那时候自己喝的是椰汁,还是别的什么。
喝完以后,珍妮就想到了这东西还是非常有营养的,正好可以让贝丝尝尝。一来二去的,她干脆就托出海的人去东边专门带。一开始带得少,都是皮卡迪利自己用。后来慢慢的,就形成了一门生意。
说起这个,真要谢谢德文郡公爵府的哈丽雅特小姐,就是因为她喝到了,所以才宣传出去的。可惜这位小姐也结婚了,之后再有椰子,也只能快马加鞭送过去,再没有送去隔壁那么方便。
1个椰子价值1个基尼,也就是21先令,或者说是1英镑1先令。这笔生意同样是分成的,她在伦敦负责销售,她合作的船公司则去东边收运。
椰子本身的收货价格并不高,1先令就能收好几个。但是因为储存不是太方便,再加上路途遥远,海上意外多,这路上的成本就蹭蹭蹭地涨了起来。一般情况下,分摊到每个椰子的话,珍妮可以赚到8个先令左右。
这已经不错了,她很满足。虽然第一年有点辛苦,需要上门推销,但后面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是直接来信订购的。加上有桃乐丝夫人那边的销路,营养丰富的纯天然椰子正式入驻伦敦。
每一年,差不多能卖30万个吧。虽然看着多,伦敦却有好几千人要分,每个人每年平均也只能分到100个左右。有钱的多买点,没钱的就意思一下。
这样下来,珍妮账面能到手的就是120000英镑。实际没有这么多,但肯定不会少于100000英镑。
谁能想到呢?最赚钱的居然是这个意外。
珍妮在纸上写写划划,划去了很多不能做的事。她又想起了口红,虽然这个受到了歧视,但她可以换个思路做护唇膏,也可以做无色或者颜色没有那么靓丽的。这样一来,还有人能说什么吗?
看来,又得找玻璃厂的格林先生了。
“珍妮小姐,好久没见了!”格林先生是真高兴,自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