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1/50)
,找大哥救我啊,济儿——”晋王被锦衣卫拖走,一路嚎哭不停,只听声音就知他心中的害怕与绝望。谁能想到几分钟前晋王还可劲儿折腾人呢。
有锦衣卫在一旁,朱济喜不敢轻举妄动,等到晋王哀嚎声消失了,王太监才看着这位十几岁的少年道:“世子殿下,皇上有旨,命你尽快回封地,暂代朱棡掌军政要务。”
朱元璋收了儿子爵位,孙子的世子爵位却没收。
在晋王胡闹期间,不少事都是朱济喜代为处理的。朱元璋对这个有才敢、心性也老实许多的孙子满意多了。
朱济喜接了旨意,在王太监要转身回宫复命时,还是忍不住问道:“王伴伴,皇祖父是不是非常生气?”
他与朱高炽兄弟一起在京中念了几年书,在朱高炽时常被叫去陪伴朱元璋身侧的时候,他偶尔也会跟去,也因此和王太监有些面缘。
王太监见他眼中焦急,只得垂下眸道:“世子殿下,奴婢只负责宣读皇上旨意,至于其它,奴婢也不好说道。”
说完,王太监就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领着宫人回去了。
王太监一行刚走,朱济喜就直奔东宫,他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去求助朱标了。
在晋王被锦衣卫捉走关禁闭的时候,朱标也得到了消息,怔愣一瞬就叹出一口气。没多久就有人禀报晋王世子朱济喜求见。
朱标见了朱济喜一面,好生安抚了一番,又说要想朱老三早点被放出来,一个是朱老三老老实实反省,一个是朱济喜回到封地好好做事。
总的来说就是让朱济喜放心,这次给朱老三一个狠狠的教训是有必要的,等到朱元璋心中火气消了,到时候他自会替朱老三说说情。
与朱标谈过,朱济喜脑子也转过弯来,刚才心急则乱,从东宫回到府上,他坐在屋里思索许久,待理清脑中思绪,朱济喜就叫人收拾东西,准备快马,即刻出京回封地。
想了想,朱济喜又走到书桌前写下一封信,写好后命管事给晋王送去,如果看守晋王的人不准这封信送到晋王手上,就让管事转交东宫。
朱济喜就是叮嘱他爹听话,老实点,不要再闹脾气惹皇祖父生气。
待信送出去,朱济喜才坐在椅子上长长呼出一口气。
今时不同往日,皇祖父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父王敢闹,就是仗着亲王身份,还有太子包容保护,可是
皇祖父就是告诉父王,告诉朱家的王爷们,这个亲王身份,他想收随时就能收回去。
身份爵位如此命又何尝不是!
朱济喜此刻是大大庆幸,还好听了高炽的,趁着事情没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闹到皇祖父面前,否则
被拿来杀鸡儆猴的父王,怕不是暂时丢掉爵位,关起来反省这么简单了。
太子,朱标。
如果不是他在后果难料。
朱济喜此刻才感觉手心湿冷,不知什么时候被冷汗打湿的。
高炽
他是否早已料到这些。
想到当时信中所写,要他做好心理准备,这一帖狠药下去,晋王肯定要受点折腾,苦头是吃定了,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天还塌不了。
不趁现在让晋王老实些,以后只会惹出更大的乱子,到那时可就难料了。
太子也说过,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这次收了父王爵位是教训又何尝不是警告。
朱济喜深深呼吸一口气,只希望这次之后,父王真的能吸取教训,不再胡来
晋王闹出的事儿很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