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妮坊小说网

安妮坊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我爸爸是朱棣! > 40-50

底色 字色 字号

40-50(16/49)

朱元璋给官员开的俸禄是真不多,但养活一家几口人是没问题的,就是养活,养不富贵。

    而朱元璋也不信,他手下的官真就靠着这点俸禄过活。

    那些家族底蕴深厚,家产丰富的,还有和地方豪强地主沾亲带故的,总之,他朱元璋如今的朝堂上,真正的贫苦出身,除了跟着他打仗的那一批老哥们,那还真没几个。

    但跟着他打仗的老哥们,他也论功行赏了,再不济也是个小地主了,后面他们还不知足,私下吞了不少地。

    而朱元璋建国初期是真缺人,加上他班底很缺文官人才,治国又跟打天下不同,不可能光靠武将。

    为了吸引文官人才,鼓励读书人出仕,朱元璋下令,出仕当官的可以减免一定数量的徭役赋税。

    洪武三年,朱元璋看科举选出的人质量实在太差,就是他缺人缺得眼干舌燥了,都勉强不了自己用一用那种差。

    所以洪武四年朱元璋就取消科举选人,让各地举荐才德品干好的实干人才,朝廷筛选,然后分配官职。

    另外朱元璋还建立国子学,让各地举荐优秀的读书人,放在国子学培养,而国子学也算是朱元璋用来培养人才的摇篮。

    如今大明各处上任的官吏也有一些是从国子学出来的人了,可大明的官员,更多的还是那些在元朝也当过官,或是混得不错的地主豪强家族出身的人。

    这些家族,经历过元朝,也熬过了战乱,依然盘踞在大明朝的大小地域。

    所以官员们跟他朱元璋哭穷,哭待遇不好,朱元璋没一巴掌拍死他们,都觉得自己很仁慈了。

    当然,像刘松这样出身清贫的官吏也有。

    但朱元璋给的俸禄够养活一家人了,前提是……如果不养什么家仆,不养太多妾室,不和官场同僚人情往来,也不追求好一点的生活品质的话。

    可这真没几个官吏能做到。

    大家私下里,为了改善生活,有时候也不得不小小的铤而走险一下。

    总之,没出事前,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嘛。

    当官的,还不是都为了过好日子。

    刘松就属于少数能做到的那一边。

    他家里人口也不多,老妻,刚成婚的儿子儿媳,还有出嫁的长女。

    长女嫁到外地,如今刘松一家也就四口人,加上一个粗使婆子,一共需要养五口人。

    按理来说,那点俸禄绰绰有余。

    但很不幸的是,御史台这边找茬的御史太多了,有事要参,没事也要参,一些御史觉得笔墨纸砚贵,偶尔灵感闪过,胸中澎湃,他也会压抑着到御史台衙门才落笔写折子。

    就是偶尔想写一篇文章了,那也要在衙门里写。

    御史台多的是像刘松这样清贫的人。

    笔墨纸砚真的太贵了!

    没想到,后面朱元璋嫌他们写的折子太多,浪费了他老朱的资源,于是御史台的笔墨纸砚供应一下子少了一半。

    于刘松等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雪上加霜。

    但现实的压力不能磨灭他们的热情,反而迎难而上。从那之后,大家写折子连草稿都不打了,有些要参的实在太多,纸墨不够,

    那就自费买。

    再穷,也不能穷了纸墨。

    用笔杆子参人,可是他们身为御史的天职。

    刘松能不穷嘛。

    家里用在笔墨纸砚上的花销一下子多了一倍,那就只能从其它地方减了。

    刘松吃的都是这条街上最便宜实惠,但能品尝一点肉汤味道的馄饨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成龙历险记之第九恶魔:光灭 那只显眼的假狮子是隔壁学院的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末日:人类缩小100倍 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 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大秦:这秦二世的位子我坐定了! 穿越原始之魂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