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这就真是奇迹了!(2/4)
一座核聚变技术支持的核电站。但计划就只是计划,现在也只能预估一个时间,谈应用还是太早了一些。
他们最大的成果是以全超导的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400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这是一项世界纪录,放在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距离应用太过于遥远。
应用,就必须能够一直维持,而且还需求更活跃的离子态物质,也就是让内部维持更高的温度。
现在人造太阳项目也有很多研究方向,即便每一个方向都有突破,距离应用依旧有很大一段距离。
绍恩江也苦着脸,他思考着说道,“现在已经证明源点论是对的,最少基础是对的。”
“张硕教授在物理理论领域,还是很强的,我觉得理论应该没有问题,是否能投入到技术研究,还不确定。”
“我觉得,我们也要开始准备,项目是一方面,我是做核聚变的研究,至少在技术认知上不能落后。”
宋瑞飞赞同的点头。
如果抛开人造太阳项目不谈,他们都是核聚变领域的顶尖学者,不管是技术也好、理论也罢,放在国际上也是出类拔萃的。
当有了一项新的技术,他们最少在认知上不能落后。
如果托卡马克控制技术真的被淘汰,他们也能在新技术领域上占据一席之地。
宋瑞飞思考一番,就干脆道,“这样吧,舆论上也没有确切的消息,都是一些猜测而已,我们去和张硕教授当面谈谈?”
“这个主意好!”
绍恩江道,“不管新技术怎么样,当面问问就好了,到时候,我们也能提前准备。”
……
国内外舆论都在讨论张硕参与核聚变方向的研究,甚至讨论核聚变技术因此会获得质的突破。
张硕对此就只是笑笑,他确实研究了一个控制核聚变的方法,但真到了技术实验极端,也只是‘也许可行’而已。
另外,他并不打算真正投入到实验研究。
主要是,得不偿失。
如果只是控制核聚变,他有投入更少、需求更低的方法,也正在准备进行研究。
首先,就是完成强力强度的测定。
“强力测定方面,还是人造太阳项目装置更好一些。”
“核物理所那边的装置,也只能满足初期的需求,要完成理论,需求会更高。”
这也是麻烦的地方。
人造太阳项目太过于庞大,他们不可能为了张硕的研究去调整改造装置。
想什么、来什么。
张硕正等着核物理所那边的消息时,宋瑞飞、绍恩江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源点论研究中心。
上一次去人造太阳项目实验基地,宋瑞飞、绍恩江对张硕的接待非常热情,而这一次对方带人过来,张硕也是亲自接待。
他们一起走进了源点论研究中心,还参观了边侧的实验室,随后就进入了研究中心的主楼。
宋瑞飞谈到了主要话题,“张硕教授,你那个电磁调控的方法……可行吗?”
这个问题有些不礼貌,他还是问了出来。
张硕倒是并不意外,他坦然道,“只是理论。”
然后笑道,“舆论上有很多说法,实际上,我并没准备去投入研究,只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种控制核聚变反应的方法。”
“也许可行,也许不可行,真到了实验阶段,也许就会碰到很多难以解决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