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韩玉的试探,抵达玉成山(1/2)
韩玉实在是听不下去,就话题一转,看向了吴河。 “哦,不敢欺瞒大人,的确有这回事。 家母身体素来不好,她是个潜心向道之人,玉成山北华观观主元尘道人。 精通岐黄之术,医治好了家母顽疾,加上下官本身也信道,于是就拜了他为师。” 吴河此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中间没有丝毫停顿。 若说他不是提前思量好的,打死韩玉也不会相信。 而且,他的回答非常巧妙。 自古以来,孝道就是重中之重,甚至古人以孝治国都是有的。 既然元尘子救了他母亲,拜其为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法说什么。 否则就是悖逆孝道。 所以韩玉顺着他的话就接了一句。 “吴知府真是孝感动天,早就听闻北华观擅长医道。 韩某只是一介书生,连日来的奔波也感觉身体有些吃不消。 待上完香之后,也想请元尘道长给韩某把把脉, 诊断一番。 到时还要请吴知府代为美言几句啊。” 吴河一听,立马拍着胸脯给韩玉保证。 “大人放心,包在下官身上,我师尊他本就是空门之人,心系天下。 大人为天下做了这么多好事,他一定会帮您看看的。” 在此期间,吴化及一直都没开口,只是面带笑容的看着二人说话。 “吴大人,丰州做为我武朝最富庶的省份,每年给朝廷交了很多税收。 你这个巡抚可是功不可没,此番回京复命后,韩某有意向陛下美言几句。 到时若是将你调到京城为官,你看如何?” 吴化及听到此言直接愣住了,看着韩玉的目光一时变化莫测。 有惊喜,有犹豫,不知该怎么回答。 “怎么,难道吴大人不想去京城吗?” 韩玉将他的表情都收入眼中,微笑着询问。 他只是稍微试探一下而已,吴化及就露出了马脚。 据他所了解到的,当初吴化及不过是一个普通县令而已。 后来认识蔡典后,在他的帮助下,短短几年间青云直上。 五年前坐上了丰州巡抚的位置。 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不想入京,只有入了京,才有机会步入内阁。 进入武朝的政治中心。 可是他竟然犹豫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不能离开丰州,准确的说,是蔡典和方家不允许他离开。 如果他走了,换一个新的巡抚过来,很可能会发现他们的计划。 吴化及连忙向韩玉拱手道谢。 “下官多谢大人抬爱,丰州风调雨顺,国泰民丰,都是仰仗朝廷。 仰仗陛下之恩泽,下官不过是做了一些分内之事而已,又怎敢去邀功。 而且,下官已是半百之人,再过个三年便是甲子老翁。 这些年来时感力不从心,对于丰州更是感情深厚。 故而还是让下官留在丰州吧。” 说到这,他目光看了一眼吴河。 “大人,您应该知道吴河与下官的关系。 他出任和天府知府以来,也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若是有可能的话,希望大人能在朝廷美言几句,让他去六部历练一番。” 前文说过,在武朝,官想当的大,有几个步骤是不可少的。 知府想往上走,就只能调往京城,最好是六部,任某一部的侍郎。 六部侍郎则是要尽全力争取,外放到京城之外,做巡抚或者布政使的机会。 再之后,巡抚和布政使想入阁的话,则要进入六部继续熬,起码混成一个尚书再说。 尚书之上,便是进入内阁的康庄大道。 所以吴化及此言,分明是让韩玉照顾一下吴河,将他调入六部担任侍郎。 韩玉如果不知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此事也未尝不可。 可这吴河哪里配。 嘴上,韩玉并没把话说死。 “吴大人的话韩某记下了,回京之后会如实禀告陛下。” “下官多谢韩大人提携之恩。” 吴河顿时兴奋至极,连忙对韩玉行了一个大礼。 见此一幕,韩玉心中忽然冒出个想法。 “难道让吴河入京,也是他们的谋划之一?” 若是这样的话,韩玉还真要将这事情重视起来。 毕竟将吴河放在这,和放在京城眼皮子底下完全不同。 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朝廷完全可以找人将他监视起来。 吴河入京后一定会有所动作,说不定就能更快的发现他们的阴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