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3/52)
了这般称呼。娘娘让奴婢改,一时半会改不?过来,还请娘娘恕罪。”如何改呢?不?改,时时念着,还能?在太后面前得一份旧情,若真的在承乾宫里也称自己?为臣子,那就只能?是臣子,这可太可怕了。没了从?前的感情,她这个?尚宫能?作多久?到时候,不?仅没了官位,连与太后的情分也没了。
她可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罢了,随你去了。”太后心里更添几分满意,觉得竹清不?像外头的臣子们那样容易恃宠而骄。
短短一刻钟之?内,竹清就与太后有了几次交锋,她拿捏着分寸,从?承乾宫里出来的时候,后背都凉津津的,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领着两份月例,一份是承乾宫的掌事姑姑,一份是正?一品尚宫。尚宫局其实不?忙,作为尚宫局的最大官员,她大可以把?事情都推给底下人去做,就像记录皇帝宠幸后妃,又比如给贤妃德妃送物?件,她随口吩咐,大把?人替她做事。
为何她依旧在尚宫局忙碌?因为她不?得不?避让。
自从?太后参与到朝政里,她就知道会有这麽一天,她会变得多疑多思,甚至与儿子,如今的帝王出现猜疑与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她如果?继续跟着太后,经常出入早朝与勤政殿,说不?定会成为炮灰。如果?真的有反目那一日,皇帝与太后不?会真的对对方?下死手,但是她这个?“知情人”,就可能?……
方?才太后话里话外试探了她好几次,表明她疑神疑鬼,或者是朝政给了她压力,或者是皇帝让她焦虑。这些都有可能?,竹清难以分辨,但她不?执着想清楚,而是想办法夹缝生存。
如今在尚宫局就很好,她巴不?得尚宫局忙呢,能?让她有借口躲避。
不?过看样子,太后还是有理智的。按照竹清的设想,在五年后,太后按照先帝口谕还政于皇帝,彻底退到后宫里来,到那个?时候,也是她卸任尚宫的时候。
尚宫局归皇后管理,她不?可能?作太久尚宫,哪怕她愿意,太后愿意,但是皇后不?愿意。
激流勇进,适时退让。
要想一直活着,就得认清楚形势。
况且,五年后,太后在后宫养老,身边寂寞,也正?是需要她,她回承乾宫呆着,下半辈子的日子就不?愁了。
现在有权力,将来有与太后的情分,若她死的比太后早,有几分尊荣下葬。如果?太后去的比她早,她就带上这些年的银钱,小包袱一裹,出宫云游。
她救了陛下,却不?能?以此?为仪仗作出逾越的举动?,不?然别?说皇帝,就说太后,也容不?下她。所?幸,她一直都想的很明白,从?来没有过以恩要挟的想法。
竹清很清醒。
无论怎麽样,她都能?活得很潇洒。
*
前朝有人弹劾上官丞相,说他驭下无能?,纵容下属收受贿赂、草菅人命,弹劾的官员倒没有直接再?说上官丞相旁的不?是,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的问题不?小。紧接着,传来了上官丞相被罢官的消息,陛下命几个?大臣调查此?事。
这个?消息一传到后宫,太皇太后瞬间就晕厥了,有人去尚宫局请竹清,边走边说,“太后娘娘还有皇后娘娘已经去寿仁宫了,尚宫大人也快些去罢,那儿需要你。”
竹清点?了几个?女官跟着,脚步匆匆地进了寿仁宫,里头的宫人们还算镇定,进进出出皆安静。早有太医去诊脉了,只是此?刻还没有结果?。
今日有太阳,太皇太后教人把?摇椅放在窗边,躺在上边小憩,谁知乍然听见坏消息,急火攻心在摇椅上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