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34)
她跟着石观音手下离开的时候,苏梦枕就站在塔上,凭栏而望,静静凝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他似是病得重了些,面色比起前日还要苍白,半点血色也无,手上一张素白方帕,依稀可见几点殷红之色。
前几日的夜里,与元十三限一战过后,虽有玉罗刹及时相护,他确也受了不轻的内伤,这两日他不见她,一来的确是由于事务繁忙,二来也是因着那内伤激出了体内沉寂的恶疾,如今病毒伤全都翻涌上来,便病得更重了。
同在玉塔之上的杨无邪,看了看远处逐渐模糊的那道身影,又看了看身旁的自家公子,见他眼里带着些微怅然之色,不由得多问了一句,“公子,让大小姐现在就知道那些事,当真没问题么?会不会太……”
他想说会不会太残忍,却又清楚地知道,不论或早或晚,她总会有知道的那一天。
昏暮的落日余晖映照玉塔之上,只余一丝抓不住的残存暖意,春风料峭,苏梦枕抬手拢了拢披风,眼里的神色隐有不忍,却也有决意。
他低声说道,“她总该知道的。”
杨无邪皱着眉头,“可是……”
“无邪,你知道的,她其实没那么软弱,她能受得住的。”
这话,不止是在劝解旁人,还是在说服自己。
只是话音刚落,苏梦枕便捂着嘴唇咳嗽了起来,脊背微微躬着,一声比一声嘶哑,像撕开的裂帛,又像粗砺的砂纸。
咳嗽与爱意,总是分外折磨人。
半晌,那折磨人的咳嗽终于平缓了下来。
手中的帕子已经沾染了大半血色,苏梦枕垂眸片刻,不知在想什么,缓缓将它折叠齐整,尔后,才复又开口说道,“音音其实很敏感,即便我们不曾提起,她自己应当也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只是她一直没敢往那方面想过,因为那于她而言,几乎是把她从小到大的身世认知全部推翻,再重新塑造。
杨无邪还想说什么,最后顿了顿,只沉沉叹息了一声,“唉……”
苏梦枕未再开口,手中染血的方帕越攥越紧,凝眸看向那道逐渐消失的身影时,眼里光影明灭,似有几分难以言说的黯淡。
京郊的庄子里。
这庄子自修成后,苏镜音是第一次来,石观音在修建的时候,因着打算长住,所以很是大手笔,庭园里阶柳庭花,落错有致,景致极好。
但苏镜音此时却没什么心思观赏。
她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上的一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笺,许久不曾开口说话。
苏镜音觉得,自己像是在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那是旁人的故事,不是她母亲的故事,更不是她的故事。
石观音说,她母亲出身另一个世界的杀手组织,无姓无名,唯有代号,一个月字。
她性情有些冷淡,但大多时候都很随性,行事更是极为果断利落,在执行一个任务时意外到了这方世界时,似乎年纪也变小了不少,只有不到十五岁,大概是懒得多思,便索性以明为姓,以月为名。
明月做事一向只随心而为,不问是非,因而行走江湖也交了不少好友,如峨眉掌门独孤一鹤,如水母阴姬,又如玉罗刹,几乎正邪皆有,但她做事并不高调,因而当年大多数人都只知其名,不见其人。
唯一较为轰动的一次,或许就是当年的应州之乱,在护卫苏家父子与众江湖义士杀出辽军重围时,她所展现出来的不俗武学,终究是遭了人眼红。
辽国派出的军队死伤大半,但仍然还剩一些残军败将仓惶逃回上京临潢府,复命时自是将那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