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5/34)
下的追寻,稍作伪装,用了假名。在离京之前,李寻欢特意提醒过苏梦枕,赵佶那日在茶楼之上见到了小姑娘,心思大概并不干净,让他多加防备。
但想来苏梦枕也不需要他的提醒,纵使李寻欢再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世上,或许没有其他人,能比苏梦枕更加看重她。
消失十数来载,一朝归来,李寻欢仍旧还是那个知交遍天下的六如公子。
关外那处平原上发生的事,残留的所有痕迹,皆被苏遮幕和晚了两日赶到的玉罗刹抹去,除了始作俑者的金辽皇室与宋廷奸佞,由始至终并未传出半点风声,所以这些年来,李寻欢虽在关外半追寻半隐居多年,却也一直没能探听到明月的消息。
当年明月寄出的第三封信,收信人恰是自家闺女的亲爹李寻欢。
自明月因故离去后,李寻欢那两年其实都在寻她,只不过那时他找人都在中原找,不曾想过关外之地,毕竟明月性情偏爱自在,当年也时常在江湖上到处潇洒到处浪。
比李寻欢还要浪。
那两年李寻欢归处不定,后来收到明月来信,尽管第一时间动身,却也已经迟了半个多月,才赶往关外。
半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掩埋一切痕迹了。
可是在知晓了苏镜音的存在后,李寻欢追寻真相的思路,才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着手点。
一旦有了开口,再以抚养小姑娘长大的苏遮幕为切入点,循着他当年的行踪去探查,一环扣一环,大致就能推测出过往真相来。
再加上苏遮幕已逝,苏梦枕并不会阻止他寻求真相,唯一可能插上两手的玉罗刹,又因为那夜迟了半日,险些误事,而被苏梦枕用小姑娘当借口,支使着潜入神侯府替他办些事,成了个风雨楼的临时在编人员,整日忙得团团转,无心关注其它。
所以李寻欢几乎没什么阻碍,就逐渐探查到了当年之事。
也或许那里头,有不少是苏梦枕故意漏出的消息。
蔡京一党已经不成气候,其他像童贯高俅之流,比起手下高手众多的蔡京傅宗书党羽,并不算太难对付。
而九幽神君自关外一役后,潜深伏隩,藏匿多年,江湖上难以觅其踪迹,唯有控制住他为之效命的傅宗书,才能引蛇出洞。
苏梦枕大概是想利用他的。
但李寻欢已经没有心思去追究其它了。
他不知道知晓过往之事后,自他心中愤然而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悲吗?痛吗?恨吗?悔吗?
也或许皆而有之。
李寻欢几乎用了整整一天一夜,才让自己不住颤抖的手,稍微止歇下来片刻。
直到他的手终于不再颤抖。
直到他能再次稳稳地拿起飞刀。
李寻欢出了客栈,离了楚河镇,进了汴京城。
最后,入了相爷府。
第75章 美人刀
在李寻欢回京的当口,另有一道人影,自神侯府角门一侧的院墙上,落了下来。
御林军大多都是诸葛正我训练出来的,没人能比他更清楚侍卫换班的时辰,及可以把握的时间漏洞。
避人耳目抗旨出府的人,是无情。
论起轻功身法,一出生便身受内伤,又因药物副作用导致上身不着力,专注腿上功夫的追命,或许也不输于无情,但此番外出,不为逃离神侯府,而是为了前往金风细雨楼。
“世叔要我来与你谈谈。”
无情这话是作为朋友的委婉。
实际上,从